劉醫師心理話
都柏林人-憾事一樁 (三)
2023-06-12

前情提要: 憾事一樁(一與二):

詹姆斯.達菲先生.痛恨任何造成精神上或肉體上失序的事物。...他的臉孔看起來很嚴峻,但他的目光倒不那麼嚴峻。只是他用那對黃褐色眉毛下的眼睛,打量著世界的模樣,給人一種感覺,彷彿他隨時都準備好要去接納他人的懺悔,但卻總是大失所望。他對自己也保持著一個安全距離,總以懷疑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行為。...有一天晚上,他在羅湯塔劇院看戲,碰巧坐在兩位女士旁邊。...坐在他身旁的女士,...一張五官鮮明的瓜子臉。深藍瞳眼,目光堅定。在她凝視的時候,給人一種高傲的感覺,但其凝視的瞳孔隨之刻意迷失於虹彩之中,因而轉瞬之間,流露出一種極端敏感的氣質來。她的瞳孔很快就恢復鎮定,這種半遮半掩的揭示也歸因於她的理性自制。...

...他鼓足勇氣,約她見面。她應約而來。這開啟了往後頻繁的約會;他們總是選擇在晚上見面,在最僻靜的地方一起散步。...漸漸地,他的思想和她的便結合在一起,難分彼此了。他借書給她讀,提供她不同的見解,也和她分享知性的生活。她什麼都聽他的。有時候為了回應他的理論,她也會舉自己生活中的實例來相互印證。帶著近乎母性的關懷,她鼓勵他盡量放開心胸。她成了他告白的對象。...他說,工人們討論的議題太溫和;但他們對薪資問題的興趣又太強烈。他們都是不折不扣的現實主義者;而且,他們因為學不來有閒階級凡事精準規劃的本能,所以就特別憎恨這種能力。他告訴她說,再等幾百年,都柏林都不可能爆發社會革命。...

以下開始,憾事一樁 (三):

...他經常造訪她在都柏林郊外的小別墅;...那靜謐漆黑的房間,那四下無人的獨處,和那猶裊繞在耳際的音樂,將他們緊緊地結合在一起。這種契合的感覺叫他欣喜若狂,這種感覺調和了他原本有稜有角的個性,提升了他的精神生活。有時候,他驚覺自己在傾聽自己的聲音。他相信,有一天他在她心中的地位,會提升到天使一般的高;但是在他逐步點燃伴侶的熱情時,他聽到一種詭異非人──但又千真萬確是自己──的聲音,呼喚著他,必須堅持自己靈魂裡那無可救藥的孤獨。那聲音說:我們不能放棄自己,我們要作自己。有一天晚上,希尼可太太興奮之餘,於是激動地牽著他的手,貼到她的臉頰上。這種親暱的交往終於結束了。

達菲先生嚇壞了。她誤解了他所說的話;幻想破滅。整整一個禮拜,他都沒去看她,後來他寫信約她見面。但他希望他們最後的見面,不要受到先前尷尬的感情告白影響,所以就約在公園大門外的一間小蛋糕店裡碰面。時值深秋,他們不顧寒意在公園的小徑上,來來回回,幾乎走了三小時。他們同意分手。他說,人與人的結合,必然以悲劇收場。離開公園的時候,他們一路靜默無語,走向車站。在那兒,希尼可太太神情激動,顫抖不已。達菲先生恐怕她又再次崩潰,於是匆匆告別後,即迅速離開。幾天後,他收到一個包裹,內有他的書籍和樂譜。

(劉又銘按: 一種崩潰在達菲先生這邊發生,結束了關係作為一種收場,好像命定的悲劇,並且交給希尼可太太去承受這種崩潰感;好像對於一種來自母親的反饋,勢必找到一種拒絕的方式;達菲先生在拒絕的是甚麼呢,身體上那種真實接觸帶來的是自己內在某種聲音,覺得自己受到誘惑的恐懼嗎;或是,一種恐懼而去拒絕與自己的內在需求相連的感受呢;如果接受了母親靠近與反饋給自己的部分,讓自己害怕的是一種某部分自己背叛某部分自己的感受嗎)

溫尼科特在hate in the countertransference中說: 如果一位精神病患者處於一種「同時愛恨」的情感狀態中,他是否深信分析師也只能處於相同粗鄙和危險的同時愛恨的關係狀態?如果分析師展示愛,他肯定會在同一刻殺死病人。(劉又銘按: 但當自制力失敗時候,過多自制力讓恨無法完整,過少自制力讓恨變得成為報復導致災難)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