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醫師心理話
百年之後,歇斯底里仍並未孤寂
2023-10-23
閱讀佛洛伊德 Reading Frued Part II:

百年之後來看歇斯底里,有點像老屋懷舊之旅那樣的感覺,想著或許會發現被遺忘的寶藏在裡面...

(但我們真的想要看到這隱藏百年的寶藏嗎,如果發現了寶藏,會不會反而有種迷路的感覺,覺得自己活了大半輩子仍在迷路,過了百年才發現自己一直在寶藏旁邊的那種遺憾與寂寞感...雖說這實在是人之常情)

來看這句話: 『...歇斯底里症作為臨床實體仍然難以界定...弗洛伊德如此表述:“歇斯底里症不是一個獨立的臨床實體”(Breuer&Freud,1895,第259頁)... 』((1996). Int. J. Psychoanal., (77):983-996 Studies On Hysteria One Hundred Years On: A Century Of Psychoanalysis )。

事實上,歇斯底里症可能可以當作是一個觀察與研究心智發展的原型: 當歇斯底里的症狀跳脫醫學解釋的範疇、跳脫語言表達(身體化、失語化),我們可能可以觀察到原始的一些心智作用: 當心智的語言、思考還未建立之時,心智在處理痛苦時的方法。它,比喻上來說,就像是精神分析的嬰兒,心智的嬰兒期。換句話說,我們會想看見人小時候的痛苦的樣子嗎?

無論答案為何,我們可能都無從否認,百年來以為歇斯底里已經是老古董了,早已消失在地球上了,但卻沒發現它像是一個悄悄離家的孩子,回來時候我們起初不認得,但後來回想才驚然失措,就像以為兒時的痛苦那樣可以被輕易忘記了,但就在今日突然意識到,它還在我們身上...

『...精神分析理論的整個理論基礎建立在它之上,因為它讓人們能夠發現意識和無意識思想以及幻想的規則,從而解釋症狀和夢境。作者指出,精神分析的許多基本概念已經可以在這些研究中找到,雖然有些重要的想法後來被遺忘,但現在又被視為重要。分裂和解離的概念在那一開創性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現在已被重新整合到主流理論中。』(ibid)

歇斯底里的無從解釋性,以及成為願望的實現和不能實現的共存容器,我們可以從中觀察到悖論、分裂、解離、排出、投射的現象,而到一些人格特質現象的存在: 破碎的、多重與分裂性的、身體化的、失去語言的、吸引注意的,等等。
『如今,我們區分了一系列的人格障礙,例如“邊緣型”和“自戀型”,這些可能具有或可能沒有歇斯底里症特徵(Kernberg)。 』(ibid)

就是這些人性基本的部分,一直都在,從未消失,暗暗地發著歇斯底里的光芒...

(待續)